九月是“全民国防教育月”,也正值开学季,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幼儿爱国情怀,9月初,民治街道退役军人红色讲师团成员先后走进拥军示范单位北站社区幼教集团附属幼儿园、龙华区玉龙附属幼儿园,带着老照片和红色绘本,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革命先辈的英雄故事,在孩子们心中播散爱国的种子。
半个馒头里的“珍惜课”:老兵回忆真切,萌娃懂节约
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石清湘,手里拿着一个平日里食用的馒头,以《半个“馒头”的故事》开启了第一课。“战争年代,半个馒头可能就是一条命。”他坐下来与孩子们平视,讲述战友们因浪费半个馒头,全连70人集体挨批的故事。孩子们瞪着圆圆的眼睛认真倾听,期间有位小朋友说道:“我听懂了,兵爷爷告诉我们要节约粮食。”石清湘面带微笑,赞许地点了点头:“说得非常正确,每一粒粮食都如同战士守护国家一般珍贵,绝不能浪费!”互动时,石清湘举起馒头,问道:“现在你们还有饭粒掉在桌上吗?”孩子们齐声回应:“没有!”“要吃得一干二净!”
王二小的“勇敢密码”:小英雄精神点亮童心
兵支书蒋大借助“老照片”和“红色绘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经典红色故事《英雄王二小》。“王二小虽然年纪小,但他心里装着国家和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保护了大家。如果换作是你,你会像他一样勇敢吗?”“我会!”一位小朋友高高举起手说道:“我爷爷也是退役军人,长大后我也要成为解放军,保家卫国。”王二小的英雄故事,让军人梦在孩子们的心中悄然发芽。随后,蒋大带领孩子们一起歌唱红歌,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家族传承的“军人情结”:两烈士一军人铸就忠勇家风
“我出生就没有爷爷,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孩子们探着小小的脑袋,眼睛里充满了好奇,聚精会神地听着方康绵爷爷讲述他的从军历史。“我爷爷是红军,在爸爸5岁时牺牲。受爷爷影响,我不到18岁参军,在部队待了七年…..”方康绵声音哽咽却坚定,“我家三代人,两烈士一军人,不为名利,只为‘保家卫国’。”兵爷爷通过朴实的语言,向孩子讲述自己忠勇的家风,传递爱国奉献的朴素情感。孩子们听得入神,满脸崇敬。老兵看着一张张稚嫩的脸,不禁感慨,祖国正需要这样的赤子之心来守护。
这些在红色故事中萌芽的爱国种子,终将在阳光雨露下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后续,民治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将继续发挥“兵讲师”作用,用孩子们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让红色基因融入幼儿成长的点点滴滴,让“爱国”这颗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伴随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儿童。